摘要: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旧金山湾区正在取代华尔街,成为最能吸引雄心勃勃求职者的天堂。(视觉中国/图)(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27日《南方周末》)旧金山湾区的精神底色,首先是冒险精神。这是有传统的,从最初的淘金热、西部大开发,到今天的创业,无...
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旧金山湾区正在取代华尔街,成为最能吸引雄心勃勃求职者的天堂。(视觉中国/图)
(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27日《南方周末》)
旧金山湾区的精神底色,首先是冒险精神。这是有传统的,从最初的淘金热、西部大开发,到今天的创业,无不体现了这一点。这里的人们似乎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,对未知、新事物跃跃欲试。
在世界三大湾区(纽约、东京、旧金山)经济样本中,旧金山湾区无疑是个性鲜明的。说它年轻,其实可以追溯百年;说它悠久,却是新科技革命的宠儿。在经历了时代变迁、世事更迭之后,当其他湾区经济圈呈现疲态,或陷入瓶颈,它依然有一股魔力,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趋之若鹜。
背后,它自有一套“保鲜”之道。
透视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历程和经验,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第四大湾区提供有益的借鉴。
无论是奥克兰借集装箱运输契机脱颖而出,还是圣何塞为成为科技引擎而进行土地兼并,抑或旧金山审时度势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,都需要决策者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,并且具有开阔豁达的大局意识。
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加州北部,覆盖9个县100多个城镇,面积近1.8万平方公里,人口总数超过700万。其中,3个中心城市最为著名:旧金山、奥克兰、圣何塞。它们呈鼎足之势,凭借各自优势,共同支撑起一个湾区经济的奇迹。
说起来,这三座城市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,起步甚至相差百年,其间不乏明争暗斗,如今却和谐共生,相互提携,不失为一段“佳话”。
最早“发达”的是旧金山,以一种“暴发户”的姿势横空出世。
1848年1月,旧金山以北约50英里处的一个锯木厂发现了黄金,就此掀起一场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淘金热。几乎是一夜之间,原本寂寥的旧金山港挤满了帆船,山坡上满眼临时搭建的帐篷,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登陆,开启一夕致富的梦想。短短数年,旧金山便从一个只有500人的破烂渔村,摇身一变成为当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,人口猛增至15万。
大批淘金者的到来,不仅生猛地将旧金山推入工业化的轨道,还迅速推进了当地的商贸繁荣。当时湾区所需物资几乎全部来自海上,旧金山扼守海湾入口,占尽地利。许多百年老店至今仍在:制作牛仔裤的Levi Strauss、Ghirardelli巧克力店、FOLGER咖啡、富国银行、加州银行……
至1880年代,旧金山已是太平洋沿岸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。
淘金热同样也改变了另一座城市的命运——与旧金山一湾之隔的奥克兰。它是淘金客的另一个集散地,接收的多是来自美国东部的投机客。因为背靠腹地,奥克兰走了一条不同于旧金山的发展之路——修建铁路。1860年代末,它成为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在西海岸的终点站。
铁路网的延伸将奥克兰融入西部大开发的滚滚洪流。在工业化大背景下,它不断发展造船业、汽车和飞机制造业,到20世纪中叶,已是一座典型的“港口工业城市”。
这么说来,奥克兰也算是发展得有声有色,可大约是旧金山的光环太过耀眼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它始终委身于旧金山的阴影之下,有一种“既生瑜,何生亮”的悲伤。直至1960年代,它终于得以“扬眉吐气”。
当时的旧金山已是不可动摇的“西岸金融中心”,但制造业和港口运输业却形势严峻,尤其是港口存在天然不足,无法适应集装箱运输变革。
相形之下,奥克兰拥有很深的天然航道,码头平坦宽阔,又靠近铁路。在这场较量中,它大获全胜。1969年,奥克兰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旧金山。如今,它是美国第二大集装箱运输港,仅次于纽约港。
其实,当时的奥克兰同样面临制造业由盛变衰的困境,也在苦苦寻找突围之路。在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中,它第一个主动改造了泊位、码头和船舶终点站,引进了更先进的装卸设备,以迎接集装箱运输时代的到来。
对于城市转型,旧金山是坦然的。早在20世纪初,即有人认识到,整个湾区“将普遍发展,而旧金山将保留工业所需的主要办公室和银行”。二战结束时,它的定位指向已比较明确,即金融、管理、服务和文化。
在集装箱竞争中,它固然是输了,但未尝不是“打开了另一扇窗”。此后,旧金山港转向散货运输,与奥克兰各展所长,变昔日的竞争为今天的互补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旧金山利用“退役”码头经营商铺、餐饮、休闲、娱乐,打造了一道崭新的城市风景。今天的旧金山访客,谁人不去“渔人码头”?它俨然已是这座城市又一张文化名片。
而当旧金山和奥克兰呈“双龙合璧”之时,海湾南部还是一片广袤的果园。直到1970年代,旧金山湾区经济圈中仍没有圣何塞的位置。当时的提法是“旧金山-奥克兰大都会区”。
事实上,在这片“静寂的土地”上,正悄然孕育着一场“革命”。从惠普公司在车库里点燃创业的“星星之火”,到斯坦福工业园开垦“硅谷”新天地,再到高科技浪潮席卷整个南湾,无数新创公司扎堆在此落户,一众新兴城市闪耀登场,这片狭长的谷地成了美国新经济中最耀眼的明星。
作为硅谷所在地圣克拉拉县首府,圣何塞理所当然领受了“硅谷首府”的荣誉。2000年,美国联邦管理与预算总署对旧金山湾区经济区做出最新定义,正式命名为“圣何塞-旧金山-奥克兰大都会区”。
至此,旧金山湾区经济区完成了跨世纪的布局,三大城市分工明确:一个是高新技术中心,一个是金融文化中心,一个是港口工业中心,“科技”“产业”“服务”三位一体,共同构筑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全球创新中心。
综观这一格局的形成,贯穿其间的主题是:机遇、改变、共生。无论是奥克兰借集装箱运输契机脱颖而出,还是圣何塞为成为科技引擎而进行土地兼并,抑或旧金山审时度势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,无不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。这需要决策者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,并且具有开阔豁达的大局意识。
在这一格局中,旧金山始终是“大哥”的担当。早在上世纪中叶,就有研究报告指出,“旧金山不仅属于加州、美国、北美,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城市”。这份自信,让它引领整个湾区,在风云诡谲的经济大潮中一路前行。今天的湾区,正在兑现新的预言:旧金山湾区,是属于世界的湾区。
尽管技术更新是残酷的,即便是眼下最热门的社交媒体、无人驾驶、人工智能,终有一天也将归于历史尘埃。但旧金山湾区经济的繁荣,仰仗的不只是科技,更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机制。只要创新机制在,湾区经济的活力就在。
虽然旧金山湾区经济区的形成历经百年,但真正发光却是在上世纪末。若没有新技术革命的加持,它只是平凡的。唯当圣何塞闪亮登场之后,它旋即面目一新,从此有了鲜明的身份认定——“科技湾区”,在各大湾区经济区中独领风骚。
旧金山湾区崛起之前,美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东海岸。突然在西海岸杀出一匹“黑马”,并非偶然。
说到硅谷的起点,人们津津乐道于惠普公司的“车库传奇”。1937年,斯坦福大学的两名研究生Hewlitt和Pakard决定合伙创业,用凑来的538美元,在一间破旧的车库研制组装电子振荡器。他们取两人姓氏的首字母,成立了“惠普”公司,在二战的订单中茁壮成长,兴旺至今。
这是美国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家高科技公司。那间红砖砌成的车库,至今仍在接受来自全球创客的“朝拜”。然而,榜样的力量固然无穷,但如果没有后来的“斯坦福科技工业园”,这点“星星之火”恐怕很难成燎原之势,最终成就硅谷的真正传奇。
为改变学生一毕业即奔赴东海岸求职的现状,1951年,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·特曼决定在校园创办“斯坦福科技工业园”,将土地租给当地高新技术企业使用。这一举措阻止了大批师生“东进”的脚步。他们留下来,带着技术和科研成果,从实验室走进工业园,以最短的距离对接市场,以最快的速度兑现财富。
此后,创业成功的师生们又以捐赠和资助反哺母校。在这一良性循环中,斯坦福大学源源不断地向高新企业输送人才、专利和技术,同时也一次次提升自身实力,逐步成长为足以和东部“常春藤大学”媲美的“西部新贵”。除惠普公司外,当今许多科技巨擘,如雅虎、谷歌、思科、苹果等,都与斯坦福大学有着密切关联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旧金山湾区的名校远非斯坦福“一枝独秀”,这里散落着七十多所高等学府,可谓是“春色满园”。其中有9所进入2016年AR-WU榜单(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)“全球100强”,斯坦福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位居第2和第3名,共有超过150名诺贝尔奖得主。如果算上南加州的加州理工学院,更是如虎添翼。再加上几个国家级航天、海洋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研究中心,这里俨然一个“西部腾飞”的“智力基地”。
很快,创业之风飞越校园,吹遍整个南湾。圣何塞及周边一众城镇看准了机遇,以极大的魄力,将大片果园夷为平地,改建一座座写字楼,在新一轮“淘金热”中,以低廉的租金,迎接全球创客的进驻。
同时,由于硅谷背靠“西部金融中心”旧金山,新创企业更容易在这里找到资金,从而摆脱公司成长中的一大掣肘,大大提高成活率。许多公司(包括外国公司)不远万里前来“输血”,或祈求好运。这里已然成了全球创业风投的一片福地。
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,过去3年里,湾区吸引了全美45%-50%的投资,大量风投位于旧金山及周边地区,以至于圈内流行这样一句话:“找投资,去硅谷。”
另一份最新报告也印证了,在全球投资低迷的当下,旧金山湾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:全球有101家独角兽公司的总部位于加州,纽约有23家,中国33家,欧洲只有13家。
而作为交通枢纽的奥克兰,也在新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自己的热量。四通八达的公路、水道、航空网络,极大地延伸了湾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;同时作为距离新科技革命中心最近的工业城市,它也得到近水楼台的关照。
就这样,技术、企业、市场、资本无缝对接,各项资源得到最高效的整合,旧金山湾区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创新机制。
有一点大约是他们没有想到的:所有的硬件都可以复制,甚至包括创新机制,但有一样东西很难,至少短期内难以复制,那就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神。
话说美国东海岸是传统的工业基地、金融中心,拥有著名的“常春藤盟校”以及大批一流科研机构,风投资本也不少,在1990年代以前,新泽西一带在创业和VC产业方面甚至遥遥领先于硅谷,可为什么后来渐行渐远,差距越来越大?
硅谷模式成功之后,许多地方都试图复制,但均告失败,新泽西、波士顿、达拉斯、哈佛大学,无一例外。新泽西甚至请来“硅谷之父”特曼亲自设计方案,也未能如愿。
有人说,硅谷的全部文化可以归结为两个字——“变化”。在硅谷,从事某项工作两三年差不多就是最长的了,因为不断有一些更有趣的事情发生。如果你看到某个人在一个两三百人的小公司里待上10年,会觉得很奇怪,会认为他是从东海岸来的。“流动”,是这里的常态。
冒险光荣,失败也被社会接受。同一家新创公司,在东海岸很难拿到风险投资,但在湾区就容易得多。大家对失败有更多的宽容,创业者得以轻装上阵,有更大的勇气试错。这应了一句老话:“自古成功在尝试。”
旧金山湾区另一个精神传统是“自由”。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堪称全美高校中“自由主义”的桥头堡,1964年由该校发起的“言论自由运动”,改变了一代美国人的政治和道德观念,它因此成为当时美国社会变革的中心之一。
之后,嬉皮士文化兴起,旧金山的海特街至今仍被奉为“嬉皮士圣地”,其实它最早也是在伯克利的校园里孕育。体现反抗精神的奥斯卡获奖影片《毕业生》就以伯克利为背景拍摄。著名作家张爱玲也曾在伯克利从事学术研究,她特立独行的个性与这所学校的校风倒是相当吻合。
对于自由主义、嬉皮士文化,世人各有评说,但其背后隐含的叛逆、反权威、不服约束,却与“创新”有着类似的精神基因。
旧金山湾区的自由还体现在它远离传统政治经济中心,大多是新兴城市,没有历史包袱。它的管理也是非精英的,没有一定“规矩”,呈一种开放状态,更具柔性,也更亲和。
这最直观地体现在东西海岸人的着装区别上:东岸人常穿夹克、系领带;西岸人爱穿牛仔裤、T恤衫。
此外,旧金山湾区的人口构成多为移民,这自然形成了当地文化上的又一特色——多元化。有资料显示,从1995年到2005年,硅谷的工程技术初创公司中,有52.4%的公司创始人来自美国以外地区,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;这一水准保持至今,在硅谷所有初创企业中,创始团队仍有50%来自国外移民。
移民意味着不同背景文化、不同思维方式、不同生活习惯,意味着差异。差异带来碰撞,产生火花,萌发创意,改变生活;差异有时也带来冲突,却能在当地文化的“包容”中被悄然化解。当“多元化”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打开时,呈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。所谓“有容乃大”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。
这样的文化精神,对于人才无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。而时下最大的竞争,就是人才的竞争。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旧金山湾区正在取代华尔街,成为最能吸引野心勃勃求职者的天堂。单谷歌一家公司就从美国大型投行挖走了1200名雇员,从纽约移居加州的人数规模正处于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。